联系我们CONTACT US
- 协庆商标转让网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浅谈商标转让的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注册商标数量的不断增加,商标注册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商标转让具有难度低、成功率高、周期短等明显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商标获得商标权。但是,只要双方协商同意,商标可以随意转让给他人?事实上,商标转让过程中仍有许多细节问题。如果我们不注意他们,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那么商标转让的防范措施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商标未经注册或者期满未续展,或者依法被撤销、宣告无效的,该商标不具有合法的商标专用权。
如果商标根本没有注册,任何人都有权使用该商标;商标注册商标期满被撤销、宣告无效或者不再续展的,自商标撤销、无效或者注销之日起一年内,任何人都可以向商标局申请对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的商标注册。因此,在商标交易前,必须确定销售者具有商标专用权。根据商标法,商标一经注册,有效期为十年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由商标注册人办理续展手续,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十年。
因此,我们在转让商标时,需要清楚地看到转让商标的有效期。如果是即将过期的商标,我们会在拿到商标后很快续展,续展会支付一定的费用。对方的商标虽已被核准注册,但用于交易的商标与核准注册的商标是否一致?根据商标法第56条,“注册商标专用权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准使用的商品。”与注册商标(特别是差异较大的商标)不一致的商标,不得享有商标专用权,也可以构成违法行为变更注册商标或者冒充注册商标的。因此,在办理商标转让时,有必要检查您需要使用的产品或经营范围是否与对方商标注册指定的商品或服务相一致,并检查对方商标注册与您的业务之间的协议,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调查的重要内容。
所谓权重不足,是指在商标转让过程中,商家明确持有共同商标,但商家分割共同商标,只转让部分商标。我国《商标法》规定,在同一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商标注册的类似商标和在类似商品上使用商标注册的相同商标,应当一并转让。因此,在进行商标交易前,有必要对企业是否拥有与被转让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进行审查,如果有,必须一并转让。因此,我们在转让相应商标时,必须遵循商标转让程序的相关规定。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为了防止对方在商标转让过程中出现违约,我们可以对商标转让进行公证,有效保障转让安全。
当然,我们也需要在转让前对商标进行全面的审查,比如被转让的商标是否被他人争议或者撤销,是否有相似或者相同的商标需要一起转让,以防止转让瑕疵给后来者带来经济损失企业的经营活动。
商标注册除了有商标侵权、商标驳回、商标近似,还有商标共存。那么商标共存与商标侵权又如何认定呢?小编综合整理了下资料给大家参考。商标共存定义:商标共存是指在商业活动中,不同的主体基于商业目的,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或基于商业使用目的被核准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在相同法域内同时合法存在。更简洁一些,即在商业活动中,相抵触商标共存于相同的法域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TO)也给出了相应的定义:不同的市场主体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从事商品销售或服务而不必然影响各自商业活动的情形。从这一定义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TO)对于商标共存的界定是以不同于其他商业主体的商场消费群体作为标准。
“商标共存”可通俗地解释为:两家不同的企业在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标,在没有冲突、不相互妨碍商业活动、不导致公众混淆的前提下共存。构成商标共存的要素分析:
1、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相同或近似是商标共存的首要条件。商标的本质是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因此,在使用商标时应当尽量使各自的商标具有显著性,以便与他人商标相区分。但在大环境时代下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等的制约,难免会出现商标相同或近似。所以,就会出现相同或近似商标由不同的商标所有人在同种或近似商品上使用的情形。
2、商标属于不同的主体。在商标共存情形中,相同或近似商标应归属于不同的商标所有人。当相同或近似商标归属于同一商标所有人时,则不属于商标共存。商标权本质上是垄断权,商标权人对其所拥有的商标享有专有使用权,并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3、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商标共存中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应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如果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为不知名的商标,仅在有限的地域范围或商品上使用,因地域范围不同及产品类别的差异的存在,商标之间并不会引起冲突,也就不存在适用商标共存制度的必要。如果相同或近似商标中仅有一方的商标为知名商标,而另一方的商标为不知名商标,此种情形往往会因在先权利的存在或者具有侵权的可能而不需适用商标共存制度。
4、商标共存不存在混淆的可能。商标共存中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如果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为不知名的商标,仅在有限的地域范围或商品上使用,因地域范围不同及产品类别的差异的存在,商标之间并不会引起冲突,也就不存在适用商标共存制度的必要。如果相同或近似商标中仅有一方的商标为知名商标,而另一方的商标为不知名商标,此种情形往往会因在先权利的存在或者具有侵权的可能而不需适用商标共存制度。
商标侵权定义:商标侵权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主要看是否具备以下四要素:一、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二、行为的违法性;三、损害事实是违法行为造成的;四、行为的故意或过失。
上述四个要件同时具备时,即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另外,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那么,商标侵权与商标共存的判定标准是什么?在通过对商标共存和商标侵权的概念以及二者的构成要件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商标共存和商标侵权二者的界线虽然并不十分明显,且二者之间还有很多重合之处,但二者关键的区分就在于商标是否存在混淆可能性。混淆可能性是指经营者对任意商标的使用可能使相关公众将不同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误认为来源于同一个经营者或虽能区分商品或服务源于不同经营者,但却可能误认为这些经营者之间存在隶属、赞助、联营、许可或其他经济上的关系。
混淆可能性的判别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众实际感受性,应当结合相关公众实际感受商标的方式以及商标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其对相关公众的影响进行比较。
2、商标整体印象。商标产生的整体印象一般具有决定意义,法院在区分商标侵权与商标共存的时候,对商标不应当对各个部分单独进行比较,因为相关公众实际上不可能单独识别和记忆。
3、显著性标准。
需要明确的是,一般而言商标的整体印象是由该商标的显著部分决定的,在认定某一商标对其他商标构成侵权时,必须把握显著性这一最基本辨别方式,例如,如果两种商标的圆不同,但颜色搭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认定这一商标构成侵权的。因为,在多数商标中,外形轮廓是改商标区别于其他商标罪显著的方面,那么即使颜色搭配相同,也不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认。因此,在判断商标共存与商标侵权上,必须综合考虑上述三个方面。
上一篇:商标转让所需的文件
下一篇:怎么做才能让商标查询更准确?
最新文章
- 蚊帐商标交易的步骤与关键要点[ 2024-11-27 ]
- 蚊帐商标交易的具体流程详解[ 2024-11-26 ]
- 深入剖析黄茶商标买卖的经济考量[ 2024-11-25 ]
- 黄茶商标买卖费用详解[ 2024-11-24 ]
- 护发素商标交易:不可忽视的注意事项[ 2024-11-23 ]
- 护发素商标交易:关键注意事项解析[ 2024-11-22 ]